給自己一個好臉色

臉色不好看象徵著身體有問題,能夠擁有光潔無瑕的臉蛋是很難的,其實每個人的臉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小小的瑕疵,而這些不容易注意到的瑕疵,在在都顯示著的身體可能有些不理想,或是你的飲食出了問題。

臉色:臉色過於蒼白,顯示飲食中缺乏葉酸,鐵質及維他命B12。

前額:前額出現痘斑,是肝臟裡含有過多的毒素所致,必須減少食用含糖分過高的食物,更要避免用太多的酒精

太陽穴:太陽穴附近出現小粉刺,顯示你的飲食中包含了過多的加工食品,造成膽囊阻塞,需要趕緊進行體內大掃除。

眼睛周圍:眼睛四周圍乾澀,或是出現像乾燥地表的裂紋,顯示你有必要加強維他命B2及B6的攝取。

臉頰:老菸槍的臉頰容易出現浮腫,並出現清晰的微血管紋路.這是皮膚缺氧氣的訊號。最好的決方法就是戒煙

嘴角:嘴角出現細微的皺紋,表示你要多多補充鐵質了!

嘴唇:冬天特別乾冷,嘴唇如出現乾燥/脫皮/剝裂現象,你的身體告訴你缺乏維他命B群,需要加以補充一番。

下顎:每個月在月經來潮前後下顎長出一顆顆痘子,這區域的皮膚變化與卵巢有直接關係,可以進身體按摩或是淋巴引流改善。

眼睛下方:眼睛下方與腎臟有直接關係,當出現黑眼圈,眼袋及浮腫現象時,表示你喝了太多的咖啡和茶,有必要節制這類飲料,同時多喝開水。

鼻子兩側:鼻子兩側出現黑頭粉刺,輕微乾燥脫皮現象,表示血液循環不良 ,可以適度地進行按摩,加強這部分皮膚的血液循環.或是適量補充鋅,維他命B2及B6,對於改善此部分皮膚的血液循環與油膩,有大的幫助。

臉頰兩側:這部分皮膚出現粉刺,表示飲食必須加以節制,不要暴飲暴食,要多食用幫助身體去毒的食物,像蘋果即對於身體腸胃自淨有很大的幫助。

基本保養5步驟

無論妳是那種膚質,科學證明,皮膚保養經過五個步驟,就能使肌膚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。只要保養方式正確,即使不上妝,有可以擁有光滑柔嫩的肌膚。

基本保養的五步驟都要做到:

1清潔~(早晚使用)因目前空氣污染嚴重,無論妳有沒有化妝都必須徹底洗淨臉上表面汗水污垢、細菌、多餘的油脂及彩妝,避免毛孔阻塞,減少痘痘、粉刺的產生。

2.調整皮膚紋理~每週1-2次敷面膜,清除妳肌膚中深層的污垢,徹底去除表皮老廢的角質,控制油脂分泌,活化肌膚細胞代謝功能,使妳的皮膚紋理變得細緻,柔嫩。

3.爽膚~(早晚使用)洗完臉後,擦上爽膚水或化妝水,能鎮靜、保濕、滋潤妳的肌膚,有利於後續保養品的吸收。

4.均衡滋潤~(早晚使用)維持肌膚保濕能力,使肌膚滋潤而不緊繃,形成保護膜,減少臉上水份的流失,使皮膚得到適當的水份,增加肌膚光澤度。使用過後,上妝效果更好。

5.保護~每日早上使用,保護皮膚避免受到髒空氣和灰塵的污染,同時能遮蓋臉部小瑕疵,調整臉部膚色,讓妳有個”好臉色”

然後妳要清楚自己是那一種膚質~乾性膚質、中性膚質、油性膚質、混合性膚質再來選購適合肌的保養品那麼就能發揮保養品的功效囉!

防曬 別迷信高係數產品

入夏以來氣溫屢創新高,頂著當頭烈日,許多人懂得擦防曬乳液保護皮膚,只是,市售防曬品標示的防曬係數,如SPF48、SPF50等,是否真的「夠力」?

衛生署藥檢局第一組第一科科長黃明權表示,防曬品的標示中,SPF是針對紫外線B光(UVB),PA是針對紫外線A光(UVA),民眾選擇防曬品時,不必迷信數值太高的產品,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即可。

黃明權表示,每個人皮膚曬紅的時間不一樣,容易曬紅的人,選擇的防曬係數可能要高一些,不易曬紅者自然不必盲目追求高係數產品,以免花了冤枉錢,又對皮膚造成不必要的負擔。事實上,美國規定防曬係數超過30的產品,只能標示30+,日本最高可標示到50+,用意就是避免民眾迷信高係數產品。

藥檢局此次以真人測試防曬效果,僅針對防曬係數SPF值,至於另一種標示防曬品對紫外線A光防禦能力的PA值,因為必須測試皮膚曬到黑的程度,實驗上較困難,且國際社會對PA值的測定法也尚未達成共識,這次並未進行。

一般而言,紫外線B會曬傷、曬紅皮膚,紫外線A會造成皮膚粗糙、乾燥、角質化、凹陷、彈性減少等傷害,殺傷力比起紫外線B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基本上,PA值的標示也是根據有保護和沒保護的皮膚,以其曬黑的時間比值而訂,它只分為3級,從1個+號到3個+號,+號愈多,防禦能力愈強。

藥檢局除了測試防曬品的防曬係數是否屬實外,也將建立國人的皮膚最低致紅劑量(MED)資料。黃明權表示,過去美國、日本、歐洲各有不同的防曬係數測定法,但最近國際上已經統一了,此實驗完成後,或許台灣就能比照國際標準,公告符合國際潮流的防曬係數測定法。

抗痘三部曲

明明是成年人,為何還像學生時代,臉上天天冒出破壞面容的痘痘?許多上班族每天不停自問這個問題。
數著臉上1顆、2顆、3顆痘痘,粉領族只好拼命用遮瑕膏蓋住缺點,男性上班族就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張不滿意的臉龐去上班。難道沒有解決辦法?其實有,治癒重點就是找出長痘痘的原因。
●生活作息正常嗎?
從臨床經驗來看,上班族最常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而長痘痘。 作息不正常原本就容易讓身體產生很多病症,長痘痘也是其中一項,因為作息不正常容易導致身體新陳代謝不好,和雄性賀爾蒙分泌過多的失調現象,這都會造成臉上長痘痘。
雖然每位上班族的睡眠時間和飽足感需求都不同,但根據臨床經驗,建議上班族每天在晚上12點前就寢,而且睡眠時間達6到8小時。
●角質代謝不正常
臉上角質代謝不好也容易長痘痘。
角質代謝不好是指皮膚分泌的油脂無法正常排出體外,導致油脂一直堆積在皮膚內,最先會形成粉刺,然後會慢慢演變成痘痘。
定期去角質能促進角質正常代謝,不過視每人皮膚狀況而定,1到2個星期做1次去角質即可,太頻繁去角質,反而會傷害原本的皮膚結構。
而且盡量不要使用大面積用力拔除粉刺的面膜。雖然使用這些產品,看到一顆顆粉刺被拔起,讓人很有成就感,但這樣卻很容易傷害皮膚結構,讓皮膚更乾燥,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,根本很難解決痘痘問題。
●油脂分泌過多,怎麼辦?
油脂堆積在皮膚內,可能會形成粉刺和痘痘。具有容易出油體質的上班族,臉上也就比較容易冒出一顆顆擾人的痘痘。
很多人誤以為,一直洗臉能抑制油脂分泌,其實一天多次洗臉反而容易讓皮膚因為過度乾燥,分泌出更多油脂來保護皮膚,所以不管是不是油性肌膚,一天洗臉次數不要超過3次。
此外,近來在消費市場很紅的卸妝油也是上班族長痘痘的一大成因。
製作卸妝油常用的油脂是礦物油、植物油或合成脂,這3種油脂都可能內含致痘可能性成分,當具有致痘可能性的油脂被塗抹在臉上,又沒有被完全沖洗乾淨,臉上就容易長痘痘。
基於上述理由,臉上容易長痘痘或出油的上班族,不要太常用卸妝油。沒有化妝更不要使用卸妝油。如果已經習慣用卸妝油,一定要徹底清洗乾淨,或局部卸妝,例如卸妝油只使用在卸眼妝等不易長痘痘的臉部肌膚。
●抗痘123
找出致痘原因後,再確實做好肌膚保養三部曲,就能有效防禦痘痘問題。
▓1.正確的清潔。
確實做好清潔是第一道防線,不要讓髒污與過多油脂停留在臉上太久。不過切記一天洗臉不超過3次,洗面乳一天使用不超過1到2次。
▓2.保溼與修護。
如果皮膚容易出油或長痘痘,使用保養品項愈少愈好,例如化妝水真正的保溼效果很小,不一定要使用,建議用少油性的保溼菁華液替代。
另一項重點是分區保養概念,乳液從不易出油的眼部和兩側臉頰擦起,易出油的額頭和鼻頭等T字部位,就可以少擦或不擦乳液。
▓3.確實做好防曬。
陽光紫外線會破壞皮膚結構,讓皮膚變得較敏感,容易長痘痘,上班族出門工作,即使不擦保養品,也一定要擦防曬乳液。
若長期在室內工作,使用防曬係數係數SPF20到30的防曬品即可,但常跑外務,係數就要提高到係數SPF50至60。

抗氧化物讓肌膚更年輕

●皮膚是身體的第一道防衛線
身體的每個細胞都需要抗氧化物,皮膚細胞當然也不例外。皮膚是體內工作最辛苦的器官之一,就事實而言,皮膚在身體所扮演的角色,重要性遠大於化妝,因為皮膚是身體對抗病毒、細菌、真菌及外來侵略物的第一層防衛,它可以讓身體維持水分,也是製造並儲存維生素D的地方。

皮膚由表皮層、真皮層和皮下組織組成。表皮層是成熟、即將被淘汰的細胞所組成,年輕肌膚通常會呈現清新、柔亮的光澤,因為表皮細胞汰換得很快。一旦開始老化,皮膚就會黯淡沒有光澤,開始產生皺紋和鬆弛,這是因為真皮層發生改變。

真皮層主要由膠原蛋白構成,其製造如果因為老化原因而減少,支撐就會產生縫隙,成為外表看到的皺紋和細紋。同時,微血管的血液也逐漸變差,運送血液和養分到皮膚的小血管無法像從前一樣有效率的作用,因此皮膚細胞就得不到適當的養分。綜合這些問題,皮膚就會因為失去了維持溼度的細胞而變得乾燥。

●最怕紫外線的傷害
但皮膚最劇烈的改變,多半由於是因為曝露在外,受陽光有紫外線所引起的。陽光裡面的兩種紫外線——UVA和UVB,都會刺激體內自由基的形成,破壞蛋白質、脂肪及DNA。紫外線的傷害是累積的,一般來說,人到了35歲左右,暴露於紫外線的長期影響就會變得明顯,開始以細紋、皺紋和膚色、膚澤上的改變表現出來,嚴重的甚至導致皮膚癌。和體內其他器官一樣,皮膚也是經由抗氧化物網絡對抗自由基的攻擊,更重要的是,抗氧化物的防禦網絡在體外的作用和在體內的作用是一樣的,皮膚中抗氧化物可以用與在體內相同的方式來彼此還原。

●給皮膚抗氧化的保養餐
維生素A須先由其前驅物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經轉化作用後,才可發揮作用。維生素A可調節表皮及角質層之新陳代謝、保護表皮、粘膜,使細菌不易侵害,因此在抗老化、去皺紋、使皮膚斑點淡化、光滑細嫩及預防皮膚癌等之臨床運用相當廣泛。

維生素C的美白作用,主要是基於其抗發炎作用,因它可防止曬傷,避免過度發炎作用,避免過度日照後所留下的後遺症,維生素C也涉及膠原蛋白與粘多醣合成,所以,也能促進傷口的癒合。如果缺乏,則影響到結締組織的功能,而易受到自由基(Free radical)的侵襲,造成病變。然而維生素C卻又是修補這些傷害的重要抗氧化劑。因此,近來被廣泛的運用抗老化、修補曬傷的用途上。

脂溶性的維生素E在穀類、小麥胚芽油、棉子油、綠葉蔬菜、蛋黃、堅果類、肉及乳製品中均含量豐富,可減少維生素A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、控制細胞氧化、促進傷口的癒合、抑制皮膚曬傷反應及癌症之產生。一般來說,維生素E及維生素C若能合併使用,二者可相輔相成,增強其作用。

另外,肝臟、酵母、蛋黃、全穀類、豆類、堅果、乳品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生物素,人體熱量的新陳代謝,製造脂肪、蛋白質及核酸,都需要它。由於腸道中的細菌也可以合成生物素,缺乏生物素會有皮膚炎、沒有力氣、情緒低落、頭髮脫落等症狀。而一般每天生物素的總攝食量約在150~300ug之間,成年人 30~100ug、嬰兒 10~15ug、兒童 20~30ug。

抗氧化物的效果真的很多元,不僅可以讓你從體內產生不同的功用,更可以讓你在外貌上產生截然不同的的戲劇性變化。維持抗氧化優勢不但可以讓你維持良好健康,也可以讓你看起來充滿活力。


別讓眼睛洩漏年齡的秘密

1830年代受浪漫主義的影響,時尚風是蒼白無力、面如槁灰,以表現高貴不凡的藝術氣質。當時所有時髦的人,必須呈現出不幸福且生病的樣子,女性為了減肥,只吃檸檬或醋;為了有黑眼圈,晚上看書看得很晚。
但邁向2000年的今天,健康、活力的美是全民共識,每個人都必須表現出神采奕奕的樣子。偏偏眼睛號稱「靈魂之窗」,容易洩密,一不小心昨晚的熬夜、心理的疲累,甚至年齡的祕密,都被眼睛洩漏。
●眼睛構造
眼睛為何那麼脆弱?因為眼睛周遭的皮膚是全身最薄的皮膚,約0.07毫米,又沒有皮下脂肪,加上人們一天約眨動七、八百下,所以比其他地方更容易有皺紋。
正因為眼睛皮膚薄,聚集在此的血管又多,皮膚下血流的顏色容易呈現在眼皮上。而且上眼皮除了附著於提眼肌筋膜之外,沒有其他可以支撐之處,所以容易受地心引力的影響而下垂。
●眼睛的煩惱多
眼睛是視線焦點,眼睛的煩惱常出自別人關愛的眼神,「還沒睡醒?」、「身體不舒服?」、「昨晚熬夜?」等殷殷詢問,讓人不勝其擾。
●黑眼圈
黑眼圈的正確名稱是「眼圈周邊黑色素沈澱症」,但目前醫學界對黑眼圈的成因,仍缺乏了解,而且也沒有很有效的治療方法。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洪宏翔表示,目前常說的熬夜、疲勞都是惡化因素(promoter),真正的肇因仍未可知。市立中興醫院皮膚科主任藍淑馨把黑眼圈略分為色素型、血管型和縐褶型。
■色素型
色素型是指皮膚的黑色素沈積,所謂的化妝品色素沈澱是以訛傳訛,毫無關連。保養上可用加了維生素A、C、趜酸、果酸、A酸、雄果素等美白產品,但由於眼睛皮膚較薄,搽上容易刺痛,所以各類美白產品必須降低濃度,也因此導致效果不彰。治療上有果酸換膚與雷射,但是會非常刺痛,所以並不常使用。
■血管型
血管型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,血液聚積在眼眶,保養上可以多按摩,促進血液暢通;因為是血管問題,除了按摩之外,難以治療。
■縐褶型
縐褶型是因為天生在皮膚縐褶處比較暗沈,如腋下、鼠蹊部、頸下都有相同情形,保養上可用保溼類產品。如非「長黑」,只是昨晚熬夜或睡眠不足,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敏綺建議,可用冷熱敷交替,刺激血液循環,來消退黑眼圈。
眼部保養工作
與其為眼煩惱,不如學習如何愛護眼睛,讓眼睛長保清澈亮麗。
■少熬夜
讓眼睛休息吧!過度使用眼睛,讓血液滯留,會讓眼睛浮腫,黑眼圈更加嚴重。
■防曬
紫外線能造成黑色素沈積和皺紋,從事戶外活動時,記得戴上太陽眼鏡;擦防曬乳時,別漏擦眼睛周圍。
■不吸菸
抽菸會破壞皮膚的彈力素,使皮膚失去彈性,眼角、嘴角最容易出現皺紋。
■日常保養
多注意眼部保養,原本是無可厚非,只是目前的眼部保養品都太貴了,藍淑馨醫師建議,可以把平常使用的A酸面霜,加上凡士林稀釋成三倍,就可當作眼霜使用。
眼睛和健康、情緒有關,不想讓眼睛洩漏年齡的祕密,往往需要規律的健康生活;但想擁有一雙放電的眼睛,卻需要樂觀的態度,融化眼底的冰冷,常保持微笑,就會有一雙得人緣的眼睛。